博山历史久远,但发展成为鲁中重镇却是在八百多年之前,批建县制则更晚(清雍正十二年,即公元1734年)。二三百年以来,博山名馆的掌门厨师均有师承,其渊源甚至可上溯至北京御膳坊和天津西点铺。苏、栾、王等名厨世家代有嫡传之人,在红案白案、刀口汤头方面各有绝活,各擅其长。自清代晚期以来,苏家馆、双盛居、春和园等知名菜馆先后接茬,各具看家本领,适调众口,独擅专长。这些掌门厨师大多都开门收徒,自数门户。这一专业群体又与业余厨师水乳交融,取长补短,有力地促进博山菜肴小吃风味内涵的丰隆博深。博山菜肴不论名馆套餐还是民间小吃,吃的就是博山味道,品的就是博山风情,加之当地居民特点和风俗习惯,牵动人心的就是体品地域文化,独具特色的“山东博山菜”这一品牌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。无怪乎,民间广泛流传着“待要吃好饭,围着博山转”的谚语。
2006年,博山区获得由中国饭店协会命名的“中国鲁菜名城”称号。
酥锅,又名酥鱼锅。在博山,可谓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逢年过节,酥锅也是山城人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。,说起酥锅的传说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有一个版本流传很广。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,有一个住原山的苏秀才,春节时,请朋友到家里吃饭,他提前一天就把鸡鸭鱼肉买回家,让他的妻子做些好菜招待朋友。秀才的妻子没吃过大席感到很为难,想来想去突然有了主意,索性来个一锅煮。他将鸡鸭鱼肉切剁成一寸见方的大块,分别堆在案板上,又拿了冻豆腐、白菜和海带,一并切成大块,她先在锅底垫上了几块猪骨头,然后将这些原料铺到砂锅里,还把几个白菜帮子放到最上面。接着,约摸着把酱油、醋、盐、黄酒、白糖都倒到一个盆子里,用勺子搅和匀了,加到锅里。把砂锅端到灶上,就开始烧火。不一会,锅就烧开了,东西太多,锅里炖出的汤汁沸了出来,秀才的妻子又把锅里的汤一勺一勺的撇回盆子里,等到锅里的汤靠着差不多了,又把盆子里的汤慢慢的加回锅里。第二天中午,秀才的好友如约来做客,秀才的妻子把她做的菜端上去,只见那菜晶莹剔透,颜色如同琥珀,客人们吃后赞叹不已,拱手请教此菜何名。秀才灵机一动,说:是我府上的祖传,叫“苏家锅”也。众秀才觉得叫苏家锅 口,就要“家”字去了,把“苏”字改成了“酥”字,起名叫酥锅。
酥锅在博山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,深厚的土壤。不仅家家户户都会做,许多饭店、厂家、公司还把它定为特色菜、主打菜。在众多的餐饮企业中,博山许氏食品厂就是一家以经营酥锅为主的食品企业。“博花”二字,寓意深刻。“博”意思为多,广,大,又是博山的首字。“花”,花朵。草木花的总称。“博花”寓意或许可以这样解释,博花食品有限公司是博山众多饮食企业中的一枝奇葩。“博花”酥锅采用传统砂锅工艺,慢火焖制八个小时精制而成。在制作中,选用上等的精肉、净猪蹄、鲜鱼、白莲藕、白菜、糖、醋、酱油、碘盐等。该公司的配料室专门调配油盐酱醋这些辅料,由专人把配好的调料按照比例加入菜中再进行加工,做出来的酥锅味道独特纯正、营养丰富,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,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红中透亮、咸甜适中,味道鲜美,是“博花”酥锅的主要特点。“博花”酥锅、烧锅2003年双双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“中华名小吃”。CCTV《致富经》栏目为“博花”食品做专题报道,并被评为中国知名特产品牌。
地址:淄博市博山区珑山路39号(原柳杭水河路铁路桥西30米) 电话:0533-4172598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0-2018 博山许氏食品厂 鲁ICP备17052659号-1 技术支持:向日葵广告
0533-4172598